共199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

2030年前,中国将在中小学普遍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部发布《通知》:到2030年,将基本普及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

链博会观察:数字科技引领智能生活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数字科技链展区展示了包括高通、惠普等国际顶尖企业的最新成果,重点展示了交通行业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等前沿产品和技术。

成都人工智能企业前往北京共话技术前沿

2024年人工智能高端技术人才交流活动在北京站拉开帷幕,汇聚了成都3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并推动成都市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和繁荣。

扬州:人工智能盛会汇聚英才,推动‘AI’产业迅猛发展

第七届江苏人工智能大会在扬举行,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探讨技术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4北京: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篇章

来自全国300多名教育工作者参加的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暨区校优质案例展示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橡树校区举行。参与者探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并分享了典型案例。

OpenAI 制定‘模型规范’: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设定框架

OpenAI发布首个“模型规范”草案,旨在提高人工智能开发的责任性和透明度

引领智慧生活新时代的智能革命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人工智能,涵盖多个领域,从教育到医疗、汽车再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民健身。同时,进博会上展示的人工智能技术引领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

揭秘:全市场首个人工智能ETF,今日正式启动

黄仁勋强调人工智能是当今最重要的技术,全球科技巅峰之战的核心赛道将是AI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全市场首只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今日正式启动发行募集。

马斯克大举起诉OpenAI,共享AI红利避免数字鸿沟

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对OpenAI提起诉讼,指责其企图垄断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英科智能首席执行官查沃隆科夫认为这源于OpenAI与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相似表现。专家呼吁全球合作共享人工智能红利,防止因技术进步带来的不平等现象。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报告强调对人工智能的监管,并呼吁中国为促进该领域发展作出贡献。

新科技与人工智能引领未来消费趋势

尼尔森IQ报告预测:2025年,科技、人工智能、情绪价值经济和可持续生活方式将推动新消费模式的发展;中国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化妆品、汽车和家电等商品销售增速加快。

我国加速推进‘AI+X’跨界人才培训,人工智能领域就业吸引力持续提升

我国各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和学院,吸引考生关注,培养人才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同济大学如何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

同济大学积极推进‘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改革,首批优秀案例和培训启动,智慧课程建设全面开展

雄安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全景图及八大应用场景

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雄安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举行,发布AI图谱和需求场景,圆桌对话分享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产业园揭牌,企业交流展示成果和创新实践。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使‘无障碍’生活更加可能

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和2022年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上,强脑科技展示了多款智能设备,帮助残障人士提高生活质量并融入社会。这些创新技术包括智能仿生手、开星果脑机接口社交沟通训练系统以及旋肌万向体验艺术疗愈系统等。

扬州如何迎头赶上?AI时代的智能拥抱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涵盖无人驾驶、无人机和AI生成内容等应用场景,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结构变革。扬州作为人工智能重点培育产业之一,积极实施智改数转项目,支持智能视觉研究所和大数据产业园的发展,构建“人工智能+”专业园区和算力平台,为企业提供算力资源和服务支持。

阿里云AI平台PAI率先通过ITUTAICP国际标准评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立项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为国内人工智能云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成功通过ITU-T AICP-GA和《智算工程平台能力要求》国内标准的一致性评估。

香港人工智能与超算中心今日盛大开幕!

香港高峰会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

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展示交流活动在南京举行

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在南京举行,吸引了近1300名青少年、大学生和科学家参与。周志华教授在活动中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和教育体系的影响,并鼓励青少年关注AI领域的发展。此次展示共收到优秀作品1693项,评选出43项五星卓越作品、73项四星卓越作品和145项三星卓越作品。

华为云:引领AI技术,推动智能经济

过去一年中,华为云积极探索AI技术及其应用,通过提供强大算力、支撑应用创新等措施,助力中国企业在智能化升级中实现突破。

本科毕业即在顶级AI会议上发表论文,从江都大学直博香港科技大学

吴显峰:在江汉大学进行科研探索并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直博生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