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显示产业,成渝地区怎样把握新机遇?


在12月20日举行的成渝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会上,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申恒涛通过一段演示视频吸引了参会者的注意。视频展示了饮料品类和品牌识别技术以及数学题解题思路的应用。

根据数据显示,去年成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到2269亿元,占全国的34%、全球17%,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及中国柔性显示产业的最大集聚地。

如今,AI与显示产业相结合的机会日益增多。当天活动上,参会者们就如何抓住这些机遇进行了讨论。

### 补齐短板让屏幕变得更聪明

深圳梦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丹展示了其公司的新产品——AGV移动数字人,并表示公司正考虑在成渝地区发展。“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机遇,成渝显示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传感器、芯片等方面的研发,使新型显示设备更加智能。”电子科技大学光电技术工程中心教授李绍荣指出。他还提到,只有通过不断深化与AI等前沿科技的融合,才能为新型显示产业创造更多应用场景。

事实上,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将高端显示技术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并应用于3D显示、智慧办公等领域。成都和重庆也相继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旨在推动本地新型显示产业与5G、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融合。

### AI赋能助力创新能力提升

当天的活动还介绍了AI在新型显示产业中的应用潜力。例如,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玻璃基Micro LED晶圆量检测设备;TCL华星也推出了“星智X-intelligence”垂域大模型,用于支持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提升。

最后,《成渝地区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为成渝两地合作建设国际竞争力强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