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青岛汇聚近千选手
青岛新闻网12月5日讯(记者 吴阳)12月5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大赛以“智·领时代 能·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支代表队和914名选手参赛。其中,东道主青岛市派出17支队伍、共34名选手参与角逐。
在比赛现场,选手们严格遵守规则,沉着冷静地操作,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裁判组根据评分标准,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公正、客观的评判,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专业性。
据悉,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是我国级别最高、规模最大且参赛范围最广的人工智能职业技能赛事。继2020年成功举办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后,青岛再次承办这一国家级赛事。
青岛市技能人才总量达172万,其中高技能人才占62万,占比达到35.76%。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和局长刘学俊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大赛是传播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平台,也是技能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关键途径。”
近年来,青岛致力于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并将人工智能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之一。为此,青岛市加快了产业链布局的速度。
目前,青岛市已制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行动方案,正推动形成“一核两翼多点”的产业集聚格局。同时,青岛市不断加大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此外,政府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举办各种形式的展会与赛事活动,以提前做好战略布局,抢占市场先机,并牢牢把握发展机遇。
青岛新闻网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大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主办;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及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技师学院、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以及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等单位协办。
比赛设有五个赛项:智能硬件装调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S、人工智能训练师S、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S和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参赛选手将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两个组别,经过理论测试与模拟实操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个人一二三等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