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直播带货的新骗局,禁止AI带货是关键
近日,一段冒充张文宏医生形象、口型和声音的AI合成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这段逼真的伪造视频利用了先进的AI技术,成功欺骗了许多消费者,导致他们购买了所谓的“蛋白棒”。
对于这种乱象,张文宏本人感到十分困扰,并多次尝试通过投诉或报警来解决问题。然而,由于对方频繁更换账户以逃避法律责任,他屡次求助无门。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AI合成视频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大平台。该技术门槛低、操作便捷且难以追踪,这让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虚拟空间中的数字人身份隐蔽性,在网络中进行欺诈活动,并借助名人形象来牟利。
老年人成为了这类骗局的主要受害者之一。他们在购买药物或保健品时往往无法辨别真假视频。例如,“假靳东”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诱骗一位老太太贷款200万给他;而“百姓直播间”的粉丝则出于对张文宏的信任,纷纷下单了虚假的蛋白棒产品。
这些老年人虽然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操作能力,但往往缺乏足够的网络防范意识和技术手段来识别复杂的诈骗行为。因此,他们很容易成为技术中端与核心骗子的目标对象。
为了防止此类骗局继续蔓延,建议禁止AI合成视频在直播带货平台上的使用,并提高相关技术的准入门槛。同时,执法部门需要加强对这些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实时监控并扼杀任何潜在欺诈苗头。
通过上述措施,不仅可以保护被侵权人的权益,还能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购物环境。让技术服务于人而非控制人,确保法律和社会正义不受到侵害。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能够驾驭技术的永远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