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报告:人工智能驱动财务管理,投资收益超出预期
将人工智能(AI)的应用引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已经产生令人信服的投资回报率(ROI),并带来了广泛收益。例如,更优质的财务数据与决策、更快的洞察和报告的生成速度、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高的财务管理效率。
这一研究成果源自毕马威发布的全球财务智能化调研报告。该报告指出,在企业对AI的投资中,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生成式AI的价值回报较高,这些技术的投资回报率均达到或超过企业预期。研究样本广泛涵盖了23个国家或地区的2900家企业。在调查中,毕马威创建了人工智能成熟度框架,并将受访企业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以及领导阶段的企业。
其中,近四分之一(24%)是领导阶段的企业,58%是发展阶段的企业,18%是起步阶段的企业。毕马威还开发了一款AI成熟度基准测试工具,以帮助企业评估其在AI转型过程中的进展,并确定了一批更先进、更成熟的AI部署企业。
财务管理的推动促使AI更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的财务运作中。据报告,大多数行业都在推进将AI应用于财务管理中,71%的企业在其不同程度上应用了AI。其中,41%的企业达到了中度或大量应用的程度,预计未来三年这一比例将达到83%。
在多数行业中,处于领导阶段的企业占比较接近,金融服务行业略微领先(29%),医疗健康及生命科学行业稍落后(16%)。收入规模较大的企业AI应用部署成熟度往往更领先(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中有41%处于领导阶段)。
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高智纬表示:"我们的研究证实,人工智能在财务管理的部署是全球性现象。它正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财务运行,使其更加高效、准确和富有洞察力。人工智能可以带来的投资回报,将是企业战略重点之一,如果企业希望保持竞争力,就应该采取行动。对审计行业同样适用,因此,毕马威也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审计服务质量。”
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应用也有所增长。无意应用GenAI的企业占比已从6%下降到现在的1%。GenAI已成为企业未来布局的重中之重,预计未来三年内,95%的处于领导阶段的企业和39%的处于其他阶段的企业将在财务报告中选择性或广泛地采用GenAI。
技术红利将成倍增加。在财务报告、财会规划制定、财务和风险管理、债务管理、现金流预测、欺诈检测、信用风险评估和情景分析等各细分领域,企业纷纷试点或应用AI技术。
税务管理略有落后。在这一领域试点或应用AI的企业数占比不到三分之一,且约一半的企业仍处在规划阶段。原因包括税收法规的复杂性、缺乏最新数据、传统税务处理系统的运维负担、许多与税务相关的决策依赖人工判断等。
处于领导阶段的企业正在指明方向,他们主要通过投资、资源配置、治理和鉴证等方面取得成功。例如,投资方面,领导阶段企业的AI投资占IT预算的比例几乎是其他阶段的两倍(前者为13%,后者为7%);资源配置方面,领导阶段企业正在建设内部AI资源,包括AI核心团队、财务专业团队,并在许多情况下,在各财务部门内单独设立AI资源。近一半的企业还会利用外部AI资源,例如技术外包公司或顾问;治理和鉴证方面,超过一半的处于领导阶段的企业获得了对AI流程的第三方控制鉴证,是其他阶段企业的一倍多。他们通常会借助审计机构的服务来推进上述行动,并希望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采用先进的AI工具,与企业人员就AI进行双向沟通。
随着AI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加速增长,技术红利将成倍增加。高达57%的领导阶段的企业表示,ROI不仅达到预期甚至已超预期。即便在发展阶段的企业或起步阶段的企业中,也有近三分之一(29%)的企业持相同看法。毕马威中国数字化赋能及人工智能主管合伙人张庆杰表示:"AI的商业投入回报率非常显著,企业需进一步克服障碍和挑战,包括继续实施稳健的治理,明确关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等。对于企业来说,意识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行业变革正在发生,从被动思维转变为主动思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