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在南京举行


在11月22日至24日的期间内,由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及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并由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和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协办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在上海举行。此次活动涵盖了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作品展示、现场任务挑战、AI教学案例交流,同时也有公众开放体验等内容。

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多名青少年、大学生以及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吸引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广泛关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副校长、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周志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王松光,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方胜昔及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王友国在闭幕活动上出席并致辞。

▲闭幕活动现场

在活动的最后一天,周志华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的核心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并着重分析了它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当前,以机器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周志华通过生动的例子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突破。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和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的劳动者应具备一定的AI知识和技能。他鼓励青少年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打好数学与计算程序的基础,全面学习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造福社会。

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于4月正式启动,旨在普及人工智能科技,培养智能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培育人们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价值观。活动期间,发布了学习实践指南、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案例,提供了开源的智能工具集合和算力支持青少年进行创作,并鼓励他们思考在“人机共智”时代如何运用AI为人类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收集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计1万多项学生和教师作品。其中,有1693项获得优秀作品。本次展示交流活动中展示了400余项AI艺术生成、AI交互设计、AI工程实践及AI算法挑战的优秀青少年作品。

“五星卓越”作品共选出43项,而“四星卓越”与“三星卓越”的作品数量分别为73项和145项。此次活动吸引了全国中学生现场展示成果并完成任务挑战,并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专业交流。

活动的开展使公众集中展示了400余项AI艺术生成、AI交互设计、AI工程实践及AI算法挑战的优秀作品,这些创新作品让前来观摩的青少年、教师和家长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现场分享了40余项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案例,交流如何组织学生跨学科开展人工智能学习实践,在人工智能科技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运用人工智能创作古韵歌曲、撰写诗歌、绘制皮影戏等新颖的教学案例设计给了在场的教师们很多启发。

▲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学生与初高中生进行科研实践交流,本次活动还同步举办了多场专业交流和公众开放体验活动,吸引了1000余名公众及科技辅导员参观交流。期间,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学生现场与初高中生进行了科研实践交流;来自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6所高校的科技社团展示了18项最新的人工智能科技成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此次活动搭建了全国青少年、科技教师交流学习、展示自我、共同进步的平台,推动了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和大学的普及和发展,为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